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尝试下

源代码在线查看: 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.txt

软件大小: 5 K
上传用户: sheng_xia
关键词: 51单片机 模拟串口
下载地址: 免注册下载 普通下载 VIP

相关代码

				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 分类:默认栏目
				随着单片机的使用日益频繁,用其作前置机进行采集和通信也常见于各种应用,一般是利用前置
				机采集各种终端数据后进行处理、存储,再主动或被动上报给管理站。这种情况下下,采集会需
				要一个串口,上报又需要另一个串口,这就要求单片机具有双串口的功能,但我们知道一般的51
				系列只提供一个串口,那么另一个串口只能靠程序模拟。
				本文所说的模拟串口, 就是利用51的两个输入输出引脚如P1.0和P1.1,置1或0分别代表高低电
				平,也就是串口通信中所说的位,如起始位用低电平,则将其置0,停止位为高电平,则将其置
				1,各种数据位和校验位则根据情况置1或置0。至于串口通信的波特率,说到底只是每位电平持续
				的时间,波特率越高,持续的时间越短。如波特率为9600BPS,即每一位传送时间为
				1000ms/9600=0.104ms,即位与位之间的延时为为0.104毫秒。单片机的延时是通过执行若干条
				指令来达到目的的,因为每条指令为1-3个指令周期,可即是通过若干个指令周期来进行延时的,
				单片机常用11.0592M的的晶振,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奇怪数字的来历。用此频率则每个指令周期
				的时间为(12/11.0592)us,那么波特率为9600BPS每位要间融多少个指令周期呢?
				指令周期s=(1000000/9600)/(12/11.0592)=96,刚好为一整数,如果为4800BPS则为
				96x2=192,如为19200BPS则为48,别的波特率就不算了,都刚好为整数个指令周期,妙吧。至于
				别的晶振频率大家自已去算吧。
				现在就以11.0592M的晶振为例,谈谈三种模拟串口的方法。
				
				方法一:延时法
				
				    通过上述计算大家知道,串口的每位需延时0.104秒,中间可执行96个指令周期。
				#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
				sbit P1_0 = 0x90;
				sbit P1_1 = 0x91;
				sbit P1_2 = 0x92;
				#define RXD P1_0
				#define TXD P1_1
				#define WRDYN 44 //写延时
				#define RDDYN 43 //读延时
				
				//往串口写一个字节
				void WByte(uchar input)
				{
				    uchar i=8;
				    TXD=(bit)0;                     //发送启始
				位
				    Delay2cp(39);
				    //发送8位数据位
				    while(i--)
				    {
				        TXD=(bit)(input&0x01);     //先传低位
				        Delay2cp(36);
				        input=input>>1;
				    }
				    //发送校验位(无)
				    TXD=(bit)1;                     //发送结束
				位
				    Delay2cp(46);
				}
				
				//从串口读一个字节
				uchar RByte(void)
				{
				    uchar Output=0;
				    uchar i=8;
				    uchar temp=RDDYN;
				    //发送8位数据位
				Delay2cp(RDDYN*1.5);         //此处注意,等过起始位
				    while(i--)
				    {
				        Output >>=1;
				        if(RXD) Output   =0x80;     //先收低位
				        Delay2cp(35);             //(96-26)/2,循环共
				占用26个指令周期
				    }
				    while(--temp)                    //在指定的
				时间内搜寻结束位。
				    {
				        Delay2cp(1);
				        if(RXD)break;             //收到结束位便退出
				    }
				    return Output;
				}
				
				//延时程序*
				void Delay2cp(unsigned char i)
				{
				    while(--i);                     //刚好两个
				指令周期。
				}
				
				    此种方法在接收上存在一定的难度,主要是采样定位存在需较准确,另外还必须知道
				每条语句的指令周期数。此法可能模拟若干个串口,实际中采用它的人也很多,但如果你用Keil 
				C,本人不建议使用此种方法,上述程序在P89C52、AT89C52、W78E52三种单片机上实验通过。
				
				方法二:计数法
				
				    51的计数器在每指令周期加1,直到溢出,同时硬件置溢出标志位。这样我们就可以
				通过预置初值的方法让机器每96个指令周期产生一次溢出,程序不断的查询溢出标志来决定是否
				发送或接收下一位。
				    
				//计数器初始化
				void S2INI(void)
				{
				    TMOD =0x02;                //计数器0,方式2
				TH0=0xA0;                    //预值为256-96=140,十六进制A0
				    TL0=TH0;        
				    TR0=1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开始计数
				    TF0=0;
				}
				
				void WByte(uchar input)
				{
				    //发送启始位
				    uchar i=8;
				    TR0=1;
				    TXD=(bit)0;
				    WaitTF0();
				    //发送8位数据位
				    while(i--)
				    {
				        TXD=(bit)(input&0x01);     //先传低位
				        WaitTF0();
				        input=input>>1;
				    }
				    //发送校验位(无)
				    //发送结束位
				    TXD=(bit)1;
				    WaitTF0();
				    TR0=0;
				}    
				//查询计数器溢出标志位
				void WaitTF0( void )
				{
				    while(!TF0);
				    TF0=0;
				}
				    接收的程序,可以参考下一种方法,不再写出。这种办法个人感觉不错,接收和发送
				都很准确,另外不需要计算每条语句的指令周期数。
				
				方法三:中断法
				
				    中断的方法和计数器的方法差不多,只是当计算器溢出时便产生一次中断,用户可以
				在中断程序中置标志,程序不断的查询该标志来决定是否发送或接收下一位,当然程序中需对中
				断进行初始化,同时编写中断程序。本程序使用Timer0中断。
				#define TM0_FLAG P1_2 //设传输标志位
				//计数器及中断初始化
				void S2INI(void)
				{
				    TMOD =0x02;                //计数器0,方式2
				TH0=0xA0;                    //预值为256-96=140,十六进制A0
				    TL0=TH0;        
				    TR0=0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在发送或
				接收才开始使用
				    TF0=0; 
				    ET0=1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允许定时
				器0中断
				    EA=1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中断允许
				总开关
				}
				
				//接收一个字符
				uchar RByte()
				{
				    uchar Output=0;
				    uchar i=8;
				TR0=1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启动Timer0
				TL0=TH0;
				    WaitTF0();                    //等过起始
				位
				    //发送8位数据位
				    while(i--)
				    {
				        Output >>=1;
				        if(RXD) Output   =0x80;     //先收低位
				WaitTF0();                //位间延时
				    }
				    while(!TM0_FLAG) if(RXD) break;
				    TR0=0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停止
				Timer0
				    return Output;
				}
				//中断1处理程序
				void IntTimer0() interrupt 1
				{
				    TM0_FLAG=1;                //设置标志位。
				}
				//查询传输标志位
				void WaitTF0( void )
				{
				while(!TM0_FLAG); 
				TM0_FLAG=0;                 //清标志位
				}
				    中断法也是我推荐的方法,和计数法大同小异。发送程序参考计数法,相信是件很容
				易的事。
				另外还需注明的是本文所说的串口就是通常的三线制异步通信串口(UART),只用RXD、TXD、GND。 
				/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				
				AVR软件模拟串口程序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来源:coldra资料室  作者:coldra
				
				M48,8MHz 
				9600,1,8,1 
				
				输出:用定时器控制普通IO口输出位 
				输入:用外部中断+定时器,判断位的宽度 
				
				好几天没休息,利用闲暇写的,也没找到别人的参考程序,不过终于算是稳定了,其实还应该有很多其它的方法可以试一下,比如用PWM输出串行数据,用输入捕获接收数据,或定时查询,或用任意一个IO口中断,则每个引脚都有可能 
				
				现在还有些问题,全双工同时收发时发送偶尔出错,占用两个定时器有些浪费,以后再修改吧,最好加上各种波率 
				
				本程序为直接摘出部分,删了无关的部分,在此可能有些变量没用,或有段落遗漏,请谅 
				
				#include  
				#include  
				#include  
				#include  
				
				#define Sbit1() PORTD =1				
				volatile unsigned int 
				eep_ms,//毫秒计时 
				keytime,                    //等待时间 
				SoundOnTime;                    //// 
				volatile unsigned  char  
				rdata, 
				key, 
				start=0, 
				keycode,        // 
				*TxPoint, 
				rtime, 
				INT0_time,                //中断次数 
				
				RxLength=0,        //接收长度 
				RUDR,            //摸拟串口接收的数据 
				TxLength,                    //串口发送数据长度 
				SUDR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串口发送的数据 
				
				unsigned char arr[10],DispBuff[10]; 
				
				
				void Initial_IO(void)//IO口初始化 
				    { 
				     DDRD = 0X82;              //PD1串口输出,PD0串口输入,PD2模拟串口输入(INT0) 
				     PORTD = 0X82;             //PD1输出高电平 
				    } 
				
				void Initial_INT0(void) 
				    { 
				    EICRA =(1<     EIMSK =1<    } 
				
				void Initial_timer0(void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定时器0初始化 
				    { 
				     TCCR0B =(1<     TIMSK0 =(1<    } 
				
				void Initial_timer1(void) 
				    { 
				     TCCR1A=(1<          TCCR1B=(1<     ICR1=1000; 
				     TIMSK1 =(1<    } 
				
				void Initial_timer2(void) 
				    { 
				     TCCR2B=(1<     TIMSK2 =(1<    } 
				
				
				void Initial_WDR(void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看门狗初始化 
				    { 
				    wdt_enable(WDTO_1S); 
				    wdt_reset(); 
				    } 
				
				
				void Initial(void) 
				{ 
				    Initial_IO(); 
				    Initial_timer0(); 
				    Initial_timer1(); 
				    Initial_timer2(); 
				    Initial_INT0(); 
				    Initial_WDR(); 
				    sei(); 
				} 
				
				
				/*启动串口发送*/ 
				void SendData(unsigned char *P,unsigned char DataLength) 
				    { 
				    TxLength=DataLength; 
				    TxPoint=P;  
				    start=0; 
				    } 
				     
				
				int main (void) 
				    { 
				
				    Initial(); 
				
				    while(1) 
				        { 
				        wdt_reset(); 
				        if((rdata)&&(eep_ms>10))//收到数据延时10mS后启动发送,回送验证数据 
				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key=0; 
				            SendData(&DispBuff[0],9);//发送DispBuff[0]的9位数据 
				            while(TxLength);//等待发送完成 
				            rdata=0; 
				            eep_ms=0; 
				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} 
				    } 
				
				
				/*定时器0,100us溢出中断*/ 
				SIGNAL(SIG_OVERFLOW0) 
				    { 
				    TCNT0=151;//重载数据,计时区间为151---255,共104uS,一个位的时间 
				    if(TxLength)// 
				        { 
				        if(start==0) 
				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Sbit0();//起始位 
				            SUDR=*(TxPoint++); 
				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else 
				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if((start				    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    if(SUDR&(1				                else Sbit0();//数据0 
				    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    else Sbit1();//停止位 
				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if(start				        else  
				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TxLength--;//一字节 发送完成,字节数减1 
				            start=0; 
				            }// 
				        } 
				    } 
				
				/*定时器1,1ms溢出中断*/ 
				SIGNAL(SIG_OVERFLOW1) 
				{ 
				    eep_ms++; 
				} 
				/*定时器2*/  
				SIGNAL(SIG_OVERFLOW2) 
				    { 
				    sei();     
				    if(INT0_time)//有数据 
				        { 
				        INT0_time=0;//中断次数清0 
				        rdata=1;//置有数据标志 
				        eep_ms=0; 
				        if(RxLength				         
				        } 
				    if(rtime				    else RxLength=0; 
				    } 
				     
				SIGNAL(SIG_INTERRUPT0)//INT0,边沿触发中断 
				    { 
				    unsigned char temp,temp2=0; 
				    static unsigned char pre_TCNT2,j=0; 
				    if(INT0_time==0)//一个字节第一个下降沿中断,起始位开始 
				        { 
				        TCNT2=130; 
				        pre_TCNT2=130; 
				        RUDR=0xff;//接收的数据初值 
				        j=0;    //位数清零 
				        INT0_time++;//中断次数加一 
				        } 
				    else  
				        { 
				        temp=TCNT2; 
				        if(temp>pre_TCNT2)temp2=temp-pre_TCNT2;//取一个高/低电平的宽度 
				        if(temp2>10)//滤过窄电平(干扰信号) 
				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pre_TCNT2=temp;//记录前一次的时间值 
				            temp=0; 
				            while(temp2>13)//计算位的个数,约13为一个位(8*13=104uS)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temp2-=13;//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temp++;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    if(temp2>6)temp++;//计算位的个数,一般13为一个位 
				            if(INT0_time==1)temp-=1; 
				            if(INT0_time&1)//奇数次中断 
				    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    while(temp)//位0的个数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{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RUDR&=~(1<                    temp--;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j++; 
				        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    else j+=temp;//偶数,位1的个数,跳过 
				            INT0_time++;//中断次数加一 
				            } 
				        } 
				    rtime=0; 
				    }
				
							

相关资源